合肥在线   
当前位置:合肥在线合肥新闻国内新闻
日期:2020-03-09 03:19:09  来源:本站整理

防疫不能等“热”来 如何掌握“主动权”?

  (抗击新冠肺炎)防疫不能等“热”来  如何掌握“主动权”?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防疫不能等“热”来 如何掌握“主动权”?

  中新社记者 张素

  17年前,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在北半球夏季来临之际突然消失;流行性感冒一般也在冬春季高发。基于既往经验,人们难免心存期待:气温上升时,新冠病毒将会“不攻自破”。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的一番话却打破了这种幻想。他说,各国必须抓紧行动,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自行消失。

  防疫不能等“热”来。在世卫组织作出这一判断之前,包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培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学专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德国汉诺威实验和临床感染研究中心分子病毒学家托马斯·皮茨曼等在内的中外学者已有共识。他们提出的理由至少有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气温升高,包括冠状病毒在内的RNA(核糖核酸)病毒的确更易被分解或被破坏。但有科学家认为,温度只会影响冠状病毒的生存时间,不会影响其感染能力。一个佐证是,新加坡等热带国家、处于夏秋之交的澳大利亚也相继发生新冠病毒“人传人”现象,这表明仅是等夏季到来已无法阻止病毒传播。

  专家还提醒,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而蝙蝠体温可达40摄氏度。同属冠状病毒的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也有“前科”,2012年6月,MERS确诊病例首次出现在沙特阿拉伯,而当地6月平均气温在24至39摄氏度。

  其次,总结既有经验,SARS病毒消失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气温上升,不如说是基于综合施策。而在世卫组织撰写的《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一书中归结的三个原因,分别是:病例通报透明公开、各国都尽最大努力控制了患病人员流动、天气回暖。

  王培玉分析为何当前非洲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对较轻时也说,可能是气温高起作用,也可能是相对来说非洲与疫情高发国家人员来往较少,目前还“不能准确地说二者间有多大关系”。

  再次,疫情面前“环球同此凉热”。当北半球等待“热”时,南半球距离冬天也不远矣。目前,澳大利亚确诊病例超过60例,而另一人口大国巴西的确诊病例超过10例,疑似病例700余例。南非、新西兰、秘鲁等南半球国家也均已报告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病毒喜冷,这些地区的防控形势恐会更为严峻。

  新冠病毒不仅难以“自行消失”,越来越多的研究更表明,人类或许要与其长期共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等专家都曾指出,绝大多数病毒在诞生后都是长期存在,例如2月18日一名卡塔尔男子又被确诊感染MERS病毒。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也对本社记者强调,两种及以上病毒叠加感染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此情况下,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防治面临更大的困难。

  展望或将到来的疫情防控“持久战”,人类想要掌握“主动权”,必须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记者从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新冠疫情可诊、可治、可防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比如“可诊”,截至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10个,抗体检测试剂5个。科研攻关组又部署一批项目,有的“灵敏度比过去高三倍”,有的可以“30分钟之内获知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又如“可治”,包括磷酸氯喹、中医药、托珠单抗、人工肝以及恢复期血浆一系列成果陆续进入诊疗方案。再如“可防”,五个技术路线按照预期稳步推进疫苗攻关,部分疫苗4月时有望进入临床研究或应急使用。

  世卫组织6日正式发布针对新冠肺炎的全球研发路线图,列出病毒的自然史、流行病学、疫苗、诊断试剂、诊疗工具等9个关键领域的核心优先事项。世卫组织同时监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发生的药品供应中断的潜在风险,并列出清单标明各国治疗患者所需的20多种基本医疗器械。

  迈克尔·瑞安近期表示,亟需药物临床试验和血清测试相关数据,世卫组织将与中国、美国、欧洲等地研究机构合作,为全球应对疫情寻找答案。中方随即回应:“愿意加强与世卫组织合作,同有关国家分享经验。”

  事实上,中外科研力量早已联动起来,中方向巴基斯坦、日本、非洲联盟等提供检测试剂,清华大学等高校也将科研成果捐赠给伊朗、韩国。美国科研团队根据中方提供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绘制出新冠病毒关键蛋白分子的三维结构,又将结构的原子坐标数据发送给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家实验室。(完)

Tags:

作者:Admin
友情连接
Copyright © 2012-2022 hf.zkcity.com 合肥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